根据全国病虫害抗性监测点统计,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、蓟马、白粉虱抗性已经非常高,不仅打不干净,还繁殖爆发快,几乎几天就要打一遍药!
由于受暖冬气候影响、前期干旱,以及前期温度较高为蚜虫、蓟马、白粉虱大爆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,针对越来越难打的这些刺吸式口器害虫很是。
下面就深度解析一下蚜虫、蓟马、白粉虱为啥这么难打?
1、繁殖能力强,且具有迁飞性
蚜虫:蚜虫的繁殖力很强,1年能繁殖10~30个世代,世代重叠现象突出。在温暖条件下,完成一个世代只需4~5天,一只雌虫在春季孵化后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蚜虫。
蓟马:一年可发生3-20代,南方区域一年多达20多代,一头雌虫一次产卵22~35粒,从卵到成虫仅需14天,世代更替快,产卵多,容易泛滥成灾。
白粉虱:一年可发生10多代,1头雌虫一次可产100多粒卵,多者400~500粒。一生可产卵3000~4000粒,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~150倍,并且世代重叠,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!
2、繁殖场所多,危害范围广
随着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增,使蚜虫、蓟马、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。
并且这些刺吸式口器害虫,普遍侵害寄主植物都很广。
蚜虫可侵害寄主更为广泛,存在于地球时间比人类还长,绝大多数植物都可侵染寄生繁殖。
蓟马可侵害寄主植物超过500多种,多种蔬菜、花卉、棉花、果树、甘蔗、水稻、玉米等都可侵害。
白粉虱可侵害寄主植物有200多种,几乎大部分瓜类作物、茄果类作物、十字花科作物以及部分豆科作物都可侵害。
3、可躲可飞打游击
蚜虫:蚜虫也喜欢藏在卷叶内和叶片背面,一般药液根本渗透不进去。并且蚜虫也可进行迁飞传播,所以比较难完全杀死。
蓟马:蓟马有昼伏夜出的习性,平时喜欢藏在花内、卷叶内和叶片背面,而卵一般在植物组织中,药液很难渗透进去,所以很难杀死。
白粉虱:具有很强的迁飞性,可以短距离自主飞行,一打药就飞走,不容易沾染到药液,就算这一块地的打死了,又会从另一块地迁飞几只进行危害,几天又繁殖一代,过几天又是一大群出现。
4、抗药性都非常强
据全国农技中心进行的抗药性监测点表明,蚜虫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>4545倍,对吡虫啉抗性倍数188~316402倍。对啶虫脒、噻虫嗪、吡蚜酮、克百威等均有不同程度抗性。
蓟马同样抗性较强,对有机磷类、氨基甲酸酯类、新烟碱类、拟除虫菊酯类和生物源药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。
粉虱种群对溴氰虫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,对吡丙醚、螺虫乙酯等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。对吡虫啉产生了高水平抗性(抗性倍数在1200倍以上),对噻虫嗪也产生了高水平抗性(抗性倍数200-500倍),对噻嗪酮抗性倍数在1000倍以上。
5、用药不对路,防治不得法
用药不对路,防治不得法,惜水不惜药,治虫效果差。农药重复滥用,随意加大剂量等造成防虫效果极差、残效期很短,甚至出现越防越多的现象;另外在实际田间防治过程中普遍存在“用药量大、用水量小”的用药误区,往往造成蚜虫防治不,为虫害的“卷土重来”留下极大的隐患。
一般蚜虫、蓟马、白粉虱都在叶片背面、卷叶、心叶里,而一些农户并不了解这些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这个特点,在用药上习惯了正面喷,叶子的背面老是忘记喷药,还有些农户平常打药习惯400斤水打5-6亩,水量不够,没办法打匀打透。这些也导致了打不干净,而蚜虫、蓟马、白粉虱繁殖迅速,3~5天就能繁殖一代,所以看起来虫子就像打不死。
6、杀虫不杀卵,成虫杀不净
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,很难杀死卵和幼虫,导致虫卵孵化后成虫不断,从而使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,就算打完药之后死一大片成虫,但对于卵、蛹来说没有作用,“斩草不除根,治虫不杀卵”这往往导致虫害几天就起来的原因。
因为蚜虫、蓟马、白粉虱用药时会有一部分害虫不能完全杀绝,用药后又回来继续为害,几天以后又泛滥成灾。如果能间隔1-3天紧接着再用药一遍,两遍药后杀虫效果就会非常明显。
针对这些难打的高抗性刺吸式口器害虫—用【鸣克-诺达特】,少打10遍药!
70%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-鸣克-诺达特
产品特点:
1.吡虫啉具有胃毒,触杀内吸,多重作用机制原理,杀虫广谱,快速。
2.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,含量高,击倒性强,效果好。
防治对象:
蚜虫、蓟马、飞虱、盲蝽蟓、白粉虱
包装规格:2克x1000袋、100克x30瓶
河北诺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重、行业与外延兼顾的原则,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科技农药服务商。